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0年 第4期

显示方式:
短时交通流预测系统的效率优化研究
马宏亮, 张建平, 李瑞敏, 郭敏
2010, 28(4): 1-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01
摘要:
针对短时交通流预测系统的功能需求特点,提出了一个分布式的系统框架,将系统的计算任务按照功能划分到不同的服务器上,从而降低了单个服务器的负荷,提高了整体的效率.通过对系统在北京市实际路网上运行的性能测试,找出了程序执行效率的瓶颈,分析了执行效率问题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对效率问题的具体优化措施.经过实际验证,该技术方案很好地解决了系统的执行效率问题,满足了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基于多级网络划分的匹配道路初筛方法研究
冯金巧, 孙占全, 刘威
2010, 28(4): 5-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02
摘要:
针对GPS车辆定位系统地图匹配过程中传统匹配道路初筛方法在筛选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级网络划分的匹配道路筛选方法.算法采用多级网络简单划分、层层筛选的策略,保证了初筛区域的快速、准确定位与初筛路段的准确获取,与多种传统的筛选方法,进行了基于实际数据的运行效果的对比.实证分析可知,文中提出的方法效果较好.
基于二项分布的BRT通道排队模型及线路优化调度
黄思博, 林培群, 徐建闽
2010, 28(4): 9-12,17.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03
摘要:
针对国内外大部分BRT系统的设计特点,根据BRT系统中港湾式车站组的实际情况,结合线路发车频率,建立了BRT通道车辆排队概率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该排队模型的线路优化调度模型.最后以广州市中山大道BRT系统中的站点为例对该调度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并在Vissim软件中进行仿真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排队,为BRT系统的优化调度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路径行程时间的组合预测方法研究
张硕, 孙剑, 李克平
2010, 28(4): 13-17.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04
摘要:
立足于历史和实时数据的融合应用,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构筑了一种路径短时行程时间的组合预测模型和相应算法.该组合预测模型包含基于历史数据特征向量的聚类分析子模型和基于路径行程时间序列的自回归子模型,通过贝叶斯概率公式实现子模型的权重分配.并对数据进行滚动式处理,实现权重系数的实时更新.最后选择上海市快速路系统3条典型路径进行实例分析,并与实际牌照自动识别行程时间数据进行对比验证.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低碳出行合理路径算法
曹国华, 孙华灿
2010, 28(4): 18-22,2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05
摘要:
应对公共自行车发展的趋势,针对城市多模式组合网络路径算法研究中对路径合理性和用户偏好关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出行路径寻优算法.根据居民出行的一般规律分析了一般路径的构成特征,并充分考虑了居民出行策略的个性化.根据"低碳出行"路径选择问题的描述,引入"多元标号"的概念,提出了基于经典Dijkstra算法改进的分层标号算法.给出了算法的详细求解步骤,而且通过算例对新算法的适应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信号控制交叉口处车辆队尾的实时跟踪
李振龙, 辛乐, 杨德亮
2010, 28(4): 23-2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06
摘要:
为实时动态跟踪信号控制交叉口处车辆队列的队尾,采用膨胀和腐蚀2种数学形态学操作检测车辆边缘,使用宽度变化代替宽度固定的伸缩窗来根据车辆队尾的变化进行窗口的伸与缩,从而实现车辆队尾的实时跟踪.采用"回检"技术来解决车辆队列中可能存在的"空洞".实地测试表明:改进的伸缩窗方法能准确实时跟踪车辆队尾.
多模式公共交通网络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
陈城辉, 徐永能, 傅晓莉
2010, 28(4): 27-30.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07
摘要: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共汽车交通为主体的多模式公交网络逐步成型,城市居民在多方式换乘条件下的行程时间可靠度越来越成为评价多模式公交网络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以典型城市的多模式公交网络为研究对象.结合图论及状态增广方法描述,设计换乘次数约束下的任意OD对多路径搜索算法,建立行程时间可靠性评价模型,从而为评价和改善多模式公交网络服务水平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平面交叉口相交BRT线路的优先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谢秋燕, 徐建闽
2010, 28(4): 31-34,3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08
摘要:
基于公交感应控制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公交优先战略的信号配时优化方法.分析了BRT优先信号控制策略,界定了BRT优先控制的研究环境,提出了优先控制原则--引起延误最小优先考虑原则,提出优先控制原理,分析各控制参数,确定了各模块中的关键参数计算过程.实例分析表明,该控制方法对相交BRT车辆在平面交叉口的协调控制具有可行性.
适于交通方式划分的NL模型巢式层次结构研究
温惠英, 曾文创
2010, 28(4): 35-3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09
摘要:
为准确把握Nested-Logit模型(NL模型)在交通方式划分中的应用,以交通方式巢式层次结构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交通方式选择影响因素和各交通方式之间的相关性的基础上,根据人们在选择交通方式过程中首先考虑因素的不同,构造了不同的交通方式巢式层次结构方案,并提出基于拟合优度度量的判断方法优选巢式层次结构方案.根据实例旅客出行调查数据,利用SAS软件对拟合优度度量系列组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拟合优度度量构造的巢式层次结构更能反映交通方式选择的真实性,克服了NL模型层次结构明显的主观判断偏离客观实际的缺陷.
城市交通路网模型的更新方案与实现
陈燕, 刘春, 辛飞飞, 林航飞
2010, 28(4): 39-42,4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10
摘要:
根据T-GIS空间数据的要求,采用非平面数据模型来表达交通路网模型.为保证路网空间数据的现势性,根据路网的组成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确立了路网数据的更新方案及流程,分别对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提出了不同的更新方式.并设计了数据库更新软件,该软件以某城市路网为例,验证了路网更新方案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基于仿真的畸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研究
秦焕美, 关宏志, 赵红征, 龙雪琴, 张春林
2010, 28(4): 43-4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11
摘要:
城市道路畸形交叉口是交通冲突点较多、交通安全隐患问题突出、交通组织管理较为困难的一类平面交叉口,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畸形交叉口的主要形式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了畸形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的主要方法,并以唐山市卫国路-北新道-建华两道畸形交叉口为例,利用交通仿真软件进行了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价,得出,对畸形交叉口进行交通渠化、信号控制、改变交叉口的形式等组织优化后可以明显改善交通运行状况,提高交叉口的交通运行效率.
综合移动源排放模型——MOVES
黄冠涛, 宋国华, 于雷, 胥耀方
2010, 28(4): 49-53,59.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12
摘要(597) PDF(19)
摘要:
美国环保局发布了新一代移动源排放测算模型MOVES2010,该模型代表着排放模型开发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方向.文中分析了MOVES的开发背景和系统组成,阐述了模型的基本计算原理和主体框架,从模型结构、输入输出、计算原理和结果等角度对MOVES和目前广泛使用的排放模型MOBILE6进行了对比.
基于正面碰撞的TESW波型计算与拟合
田晟, 杨蔓, 陈金华
2010, 28(4): 54-59.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13
摘要:
由于尖顶等效方形波(tipped equivalent square wave,TESW)具有简单、直观、计算方便等优势,在乘员约束系统开发设计阶段,在保持最大动态变形量C和反弹时刻tm相等的特征下,采取简化的等效方形波TESW拟合实际正面碰撞中的车体减速度.在证明TESW波型质心tc与最大动态变形量C和初始碰撞速度vo相关后,推导了TESW波型3个关键点的坐标公式,从而确定TESW波型并举例计算.对TESW波型进行一次和两次积分分别得到速度和位移的曲线,与实际车体的速度和位移曲线拟合较好.最后分析了TESW波型在碰撞安全设计中的应用.
一种手机定位数据的非运动数据聚类剔除方法
蔡超, 左小清, 陈震霆
2010, 28(4): 60-63.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14
摘要:
从手机定位数据中获取道路交通信息效果并不如人意,其中手机定位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噪声"是一个重要原因.以某区域的手机定位数据为基础,根据蜂窝网基站的点数据,创建了与之对应的泰森多边形;采用空间邻近关系聚类的方法,对手机定位数据的非运动数据进行了剔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研究
周雪梅, 于晓斐, 杨晓光
2010, 28(4): 64-66,70.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15
摘要:
立足于离散选择模型和Nest Logit模型的基本理论,针对Nest Logit模型可以考虑不同选择项之间相关性的特点,研究其在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方式选择方面的应用.分析综合交通枢纽内部各种交通方式的特点,建立基于Nest Logit模型的综合交通枢纽交通方式选择模型,确定其效用函数,计算交通方式选择概率,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在分析中山市居民换乘意愿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距离分别对出行者换乘交通方式选择进行预测,并把预测结果同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适用性.
快速路出口至前方灯控路口合理距离研究
刘忻梅, 许有俊
2010, 28(4): 67-70.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16
摘要:
应用Vissim微观仿真模型研究城市快速路菱形立交出口至前方灯控平交路口合理距离,分析了出口下游辅路交织区在不同交通量组合情况下交织长度的变化规律,并以排队长度为评价指标研究由于平交口信号灯造成各转向车辆的延误,研究表明:出口到平面交叉口停车线的合理距离决定于交叉口各转向车辆最大排队长度、交织长度及辅路附加车道长度.在流量组合1下,取值215 m;在流量组合2下,取值305 m;在流量组合3下,应加大出口与平交口之间距离,并采取相应的交通组织管理措施来保证出口下游辅路车辆的正常运行.
无公交专用道单点公交被动优先适应性研究
林焘宇, 李枫
2010, 28(4): 71-7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17
摘要:
根据现有的一种公交被动优先方法,对相关交通条件进行一定理想化处理.在实际约束和假设条件基础上,定义不同的交通情景,并假设一些能表征不同交通情景的虚拟交通数据.考虑社会车辆、公交车辆的载客数差异,从交叉口整体交通量、相交道路交通量和公交比例差异3个方面展开,采用循环迭代的设计思路,利用Matlab编程计算无公交专用道时单点公交被动优先对应于不同情景下的车均/人均延误水平,得出初步结果.初步结果经对比分析后发现:与Webster方法相比,该无公交专用道被动公交优先在一定条件假设下,更适应于整体交通量不大的交叉口,或交叉口相交道路交通量、公交车比例差异较大的情况.
信号交叉口机非冲突临界流量研究
刘红元, 钱大琳, 李珊珊
2010, 28(4): 77-80,115.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18
摘要:
在分析右转机动车冲突类型的基础上,通过仿真方法得出右转机动车平均延误随机非流量的增大跳跃增加以及在跳跃点处机非流量呈线性关系.分别改变交叉口绿信比和非机动车道宽度此线性关系仍然存在.以跳跃发生点处的曲线作为交通控制的临界条件,提出滞后放行时间的计算方法.结合实际交叉口进行仿真验证,得出临界流量条件的正确性.
分布式大型车辆防撞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黄伟, 戎辉, 何佳, 龚进峰
2010, 28(4): 81-84,8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19
摘要:
大型车辆的交通事故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减少碰撞风险是交通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大型车辆前向碰撞预警、后方碰撞预警和侧向防撞预警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全方位防撞预警系统.系统以分布式信息采集、处理和报警平台为基础,通过基于安全距离的算法实现分级预警.实车预警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根据安全等级准确地给出报警信息.
小汽车与两轮车碰撞运动轨迹模型构建
裴玉龙, 相文森, 曹弋
2010, 28(4): 85-8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20
摘要:
应用碰撞动力学理论对小汽车与两轮车碰撞过程进行分析,分别构建了小汽车与两轮车碰撞后各自的运动轨迹模型,并运用自编软件实现车辆碰撞运动轨迹的再现仿真;选取碰撞事故案例,将求解结果与PC-Crash软件再现数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可信度较高.
应急铁路军事运输径路优化问题研究
李庚, 李常双, 周飞飞, 王巍
2010, 28(4): 89-9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21
摘要:
应急铁路军事运输,需要合理安排输送径路,完成时限要求下的大规模集中输送.分析了应急铁路军事运输的特点,建立了径路优化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车流优先权编码的遗传算法,确定车流序列.按照车流序列,采用逐次配流法,求解多源多汇的径路集问题.通过实例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智能安全车辆技术前沿跟踪
戎辉, 龚进峰, 何佳, 黄伟
2010, 28(4): 93-9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22
摘要:
通过对智能安全车辆技术的起源和发展介绍.并针对有应用前景的智能安全车辆技术如:车道偏离预警系统、主动纵向避撞系统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逐一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系统功能的定义和实现原理,指出了关键核心技术和实现难点所在.为我国开展实施智能安全车辆技术提出了建议和技术路线.
高速公路出入口危险行车事件监控与预警研究
郭强, 丛浩哲, 王俊骅
2010, 28(4): 99-10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23
摘要:
危险行车事件的监控与预警是预防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围绕着高速公路出入口区域事故预防问题,针对车辆违法变换车道、违法停车2种主要行车危险事件进行监控与预警.结合实例分析,以减少交通冲突风险和行车延误为评价指标,对高速公路出入口区域危险行车事件监控与预警系统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此监控与预警系统能够明显地减少事件发生次数和危害程度,有利于事件的快速处理和执法管控.
驾驶中拨打手机对驾驶人脑力负荷及驾驶行为的影响分析
李平凡, 王殿海, 刘东波, 王峻极
2010, 28(4): 103-107.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24
摘要: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平台,选择高速公路、城市道路2种交通环境,对3名低龄驾驶人正常驾驶与拨打手机驾驶情况下的脑力负荷及驾驶行为表征指标进行了全程监测.每组实验时间约为15min.其中,脑力负荷评估采用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驾驶行为表征采用后视镜使用、转向灯使用、档位变换及速度变化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正常状态驾驶中拨打手机时心率变异性指标,出现了驾驶人LFNU指标增大、HFNU指标减小、LF/HF比值明显增大、TP增大的现象,规律明显.在排除驾驶疲劳对心电指标产生影响的可能后,可初步判定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拨打手机引起了驾驶人脑力负荷的大幅增加.在驾驶人认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脑力负荷的增大造成了驾驶人在信息获取、转向灯使用、档位变换和车速保持等方面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上所述,驾驶中拨打手机使得驾驶人脑力负荷大幅增加,进而对驾驶行为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给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在法律、法规巾对驾驶中拨打手机的行为加以限制,以减少交通事故风险.
基于数据融合的城市道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
徐涛, 刘好德, 杨晓光, 张明月
2010, 28(4): 108-11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25
摘要:
针对交通事件自动检测多以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为对象以及使用数据源单一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城市道路交通事件检测方法.在对信号控制下交通事件引起的交通流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杭州市城区浮动车、SCATS、Citilog系统提供的实时交通数据,基于CLJSLJM算法构建差分流量和速度交通事件检测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抑制交通信号对于交通流的周期性影响.实验表明,模型在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均能快速准确检测交通事件.
水上危化品泄漏应急处置预案系统分析与设计
杜柯, 陈先桥, 吕植勇, 熊迹
2010, 28(4): 112-115.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26
摘要:
针对水上危化品泄漏事故不能及时得到应急处置预案的问题,系统结合Microsoft ASP.NET技术,数据库技术,基于Google Maps API的WebGIS技术,分析危化品的理化特性,提出用计算机辅助生成的方法,得出危化品泄漏于水后的状态和泄漏于水后的应急处置预案.实践证明,计算机辅助生成的应急处置预案科学可靠,有良好的实用性.
长江水上交通安全预警管理运行机制研究
刘亮, 张培林
2010, 28(4): 116-118,12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27
摘要:
预警管理运行机制由预警模型、运行模式和绩效评价等构成,是预警管理的研究重点.针对长江水上交通安全预替现状,提出了基于指标预警和因素预警的综合预警模式.通过整合多信息来源的安全预警信息采集技术和信息发布技术,提出了预警信息整合平台的系统框架.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基于上级评价、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绩效评价模型.
军车驾驶适应性检测系统设计
胡平旺, 张中举
2010, 28(4): 119-12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28
摘要:
针对军事公路运输对驾驶员的实际要求,结合地方驾驶适应性检测技术,合理选择检测项目,利用射频识别技术和DirectX技术,针对各测试项目的特点进行优化设计,研制出适合部队应用和装备的驾驶适性检测系统,提高了驾驶适性检测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系统成本.
GPS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应用案例及价值链分析
梁中华, 王丽, 冯兴乐, 赵孟伟
2010, 28(4): 122-125,13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29
摘要:
针对目前交通行业GPS应用系统普遍缺乏统一规范,数据和功能难以交换共享,存在"应用孤岛"和"资源孤岛"问题,从整合现有资源和未来资源为出发点,设计GPS综合服务平台和GPs资源中心相分离的GPS信息资源整合方案,研究了数据格式转换、中间件技术、信息传输方式、应用接口连接等关键技术,最后分析了整合系统的运营模式和价值链.
城市快速路AVI检测设施布局仿真优化
杨宇伟, 孙剑, 李克平
2010, 28(4): 126-13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30
摘要:
针对城市快速路车辆自动识别(AVI)系统行程时间检测与动态OD矩阵获取的双重月标,在检测器数量及检测精度有限的条件下,提出了城市快速路AVI检测设施布局优化模型与提高OD估计精度的车辆转向率法:应用Visual Basi.编程语言通过Vissim组件对象模型接口建立了基于微观仿真的城市快速路AVI检测设施布局仿真优化平台,可对AVI检测设施布局优化模型进行"软件在环"的仿真评价,进而得出优化的布局方案.以卜海市南北高架快速路AVI设施布局为例验证了AVI设施布局仿真优化的科学性,在90%检测精度条件下得到OD矩阵范数平均相对误差NMRE<25%,需要检测器布设断面密度达到85%,并总结了城市快速路AVI设施布局的3条主要原则.
基于Web的多路视频播放器及其在路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段克晓, 赵祥模, 徐志刚
2010, 28(4): 133-13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0.04.031
摘要:
针对基于视频的路产管理系统需要实时同步播放多路复合视频的特点,设计了一款基于ActiveX技术的多功能视频播放器,该播放器通过数据库关联技术实现了每一帧视频图像的精确定位,并采用多线程边下载边播放技术实现了在Web环境的应用.该播放器已经成功应用于某路产管理系统中,使用表明:该播放器使用简单、视频播放流畅、帧定位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