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4年 第3期

本期导语
本期导语
2014, (3).
摘要:
引入相对拥堵费作为政策变量,表征拥堵收费政策对该群体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并基于 N ested Logit模型,建立了拥堵收费影响下的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利用对南京新街口商圈区域弹性出行的小汽车使用者进行的 RP和 SP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女性、低收入者、IC卡持有者、短途和高频出行者在面对拥堵收费政策时,更容易放弃小汽车而转向公共交通出行。利用弹性理论,分析了不同拥堵费水平下出行者对出行时间和拥堵收费政策的弹性,结果发现:①出行时间的弹性反映了出行方式的总体服务水平;②出行者在出行方式选择时对拥堵收费变得“显著”敏感的临界值为13.25元/次。(任刚,等:拥堵收费对弹性出行的小汽车使用者出行方式选择影响研究)
城市交通
拥堵收费对弹性出行的小汽车使用者出行方式选择影响研究
任刚, 韩林宁, 江航, 华璟怡
2014, (3): 1-5,2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01
摘要:
所有出行群体中,受拥堵收费政策影响最大的是弹性出行的小汽车使用者。引入相对拥堵费作为政策变量,表征拥堵收费政策对该群体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并基于Nested Logit模型,建立了拥堵收费影响下的出行者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利用对南京新街口商圈区域弹性出行的小汽车使用者进行的RP和SP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结果显示:女性、低收入者、IC卡持有者、短途和高频出行者在面对拥堵收费政策时,更容易放弃小汽车而转向公共交通出行。利用弹性理论,分析了不同拥堵费水平下出行者对出行时间和拥堵收费政策的弹性,结果发现:①出行时间的弹性反映了出行方式的总体服务水平;②出行者在出行方式选择时对拥堵收费变得“显著”敏感的临界值为13.25元/次。
基于蒙特卡罗的城市公交时空可达性模拟研究
胡继华, 黄泽, 程智锋, 邓俊
2014, (3): 6-11,4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02
摘要(550) PDF(15)
摘要:
公交时空可达性是衡量人们利用公交系统出行的难易程度,模拟公交时空可达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提出1种基于蒙特卡罗的城市公交可达性的模拟方法,并研究道路拥堵状态和公交发车间隔对公交可达性的影响。利用等时线模型提出公交可达性的度量方法。将公交出行时空过程划分为候车、乘车、靠站、换乘4个阶段,构建每个阶段的时间模型,从而建立公交可达性的蒙特卡罗模拟模型。模型的参数值均由实际的公交GPS数据标定。建立理想的棋盘状公交路网,并进行不同道路状态下和不同公交发车间隔下的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弱作用力下时,可达性增长速度提高了近5倍。
公交动态信息下通勤出发时间选择行为分析
郭士永, 李文权, 陈茜, 左毅刚
2014, (3): 12-17.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03
摘要:
在交通行为分析中,传统效用函数形式不能反映个人属性对信息效用感知的影响。改进效用函数形式,运用多项Logit模型理论,建立了公交动态信息下的公交通勤者出发时间选择行为初始模型。从初始模型中选择t检验显著的解释变量,并分别基于传统效用函数形式、改进的效用函数建立了2个修正模型。对比2个修正模型标定结果发现,改进的效用函数比传统的效用函数更有利于提高模型性能。研究也表明:性别、收入的t检验值分别为2.02、-2.25,说明二者对乘坐时间信息效用感知显著;教育属性的t检验值为2.03,说明其对车内拥挤程度信息效用感知影响显著;乘坐时间取均值,车内拥挤度为0.7时,二者效用比值为1.54∶1,说明乘坐时间信息是影响出发时间选择最重要的因素。
城市道路拥堵状态下驾驶人心率特性研究
漆巍巍, 裴玉龙
2014, (3): 18-2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04
摘要:
为了量化交通拥堵对驾驶人生理和心理特性的影响,选取驾驶人的心率均值为指标,在大量实测数据基础上研究交通拥堵程度对驾驶人心率特性的影响,并构建心率均值和压力系数间的关系模型。研究表明,交通拥堵对驾驶人的心率特性影响显著,3种回归模型拟合优度的确定系数都达到了0.6以上,且二次多项式的回归效果最好。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拥挤阈值计算模型
冯川, 戢晓峰, 刘敏
2014, (3): 22-2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05
摘要:
信息诱导是缓解交通拥挤的有效途径,为了描述道路拥挤程度对出行者路径选择决策的影响机理,基于累积前景理论分析了出行者的出行决策过程,分析了出行者拥挤认知模式以及不同出行方式的拥挤信息需求。解析了拥挤阈值的概念,将行程时间作为累积前景理论决策指标建立了拥挤阈值的计算模型,以1个简单路网进行算例分析,模拟驾驶员的拥挤认知及出行活动决策。算例结果揭示了拥挤阈值对路径选择决策行为的影响,同时验证了拥挤阈值是出行者在决策过程中的决策变化分界点。出行时间在拥挤阈值内出行者不改变出行路径;出行时间超过拥挤阈值,出行者将改变出行路径。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道路网络行程时间预测模型
江周, 张存保, 许志达, 严凤祥, 丁国飞
2014, (3): 27-3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06
摘要:
针对基于单一数据源、利用卡尔曼滤波理论建立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采用多源数据进行行程时间预测以提高精度。浮动车、固定检测器是常用的交通信息采集方法,在信息种类、数据精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选择2种检测器的实时交通数据作为模型输入参数。利用卡尔曼滤波理论,以流量、占有率、行程时间作为输入量构成参数矩阵,建立城市道路网络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并通过Vissim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多源数据的行程时间预测模型平均绝对相对误差为5.45%,其精度比单独采用固定检测器检测数据预测提高了14.4%,比单独采用浮动车数据预测提高了7.5%。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位置鉴别
姜燕, 刘利华
2014, (3): 32-35,5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07
摘要:
针对现有相关鉴别法的不足,以核密度估计和计数数据模型为理论基础,GIS为技术基础,建立基于点模式和面模式的空间聚类分析模型,提出了1种基于空间聚类分析技术的城市道路事故多发位置鉴别方法,充分挖掘空间数据,实现分析结果的可视化。研究表明,空间单元标准化 Z值>2.58,对应于α=0.01的显著性水平,表明该单元是1个极高值的空间聚类,为1级事故多发点;1.96< Z<2.58对应于α=0.0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该单元是1个高值的空间聚类,为2级事故多发点。
中小城市公交系统的模糊综合评价
杨兴地, 孟祥海
2014, (3): 36-4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08
摘要:
采用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小城市公交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分层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在确定权重时利用SPSS对专家权重意见进行了聚类分析,剔除个别离异程度较大的专家意见,使指标权重结果更为合理。以12个中小城市为样本,通过统计中小城市公交系统的指标分布规律,利用M atlab模糊数学工具箱建立了中小城市公交系统各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建立了中小城市公交系统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阜新市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实践性,从评价结果中除了可以得到1个分值外,还能直观地看到公交系统隶属于各个等级的程度。
基于 AHP 法的公交服务水平模糊综合评价
郭秀珍, 翁小雄
2014, (3): 42-46.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09
摘要:
为了客观评价公交服务水平,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在分析评价目标公交服务水平和服务对象乘客之间特性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的观点建立了二级公交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将 AHP方法与改进的模糊算法相结合构建1个综合评价模型,对每层评价指标及总的公交服务水平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同时应用yaahpV0.5.3软件实现AHP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最后结合广州市公交服务水平问卷调查结果,采用实证分析法将已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广州市公交服务水平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适用于公交服务水平评价且有效避免了评价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评价结果更切合实际。
快速公交运行特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蔡志理, 韦凌翔, 刘广祥, 张宁
2014, (3): 47-5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10
摘要:
为研究快速公交系统运行特征与其制约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潜在规律,选取包含有多段不同专用道形式的济南市BRT-3运行线路为研究对象。综合选取了可全面描述BRT 运行特性的车辆平均行驶速度、平均行程速度、平均运营速度以及停靠站平均延误和交叉口平均延误5个基本参数,以及8个凸显运行特征的组合式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基于数理统计方法和多元分析理论,综合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法,分析影响快速公交运行特性的关键因素,挖掘不同运行特征与影响因素(或因子)间潜在的关系,探索改善快速公交运行特性的方法与途径。综合分析表明:影响快速公交系统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是交叉口影响因子、站台停靠影响因子和车路综合影响因子,针对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改进与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单点交叉口最优信号周期模型研究
王春娥, 周磊
2014, (3): 53-56,6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11
摘要:
为了实时选择最优信号周期,以城市道路单点交叉口为对象,分析了最短信号周期与最佳信号周期的推导过程,由此确定了4种信号周期的计算模型。采用延误、最大排队长度、平均停车次数和通行能力4个指标对4种信号周期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并确定出最优信号周期,以弥补评价指标少的局限性。在评价过程中,对不同指标的量纲范围进行了标准化处理,同时确定了不同指标的权重系数。通过实际数据和mat-lab编程对综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证明,采用单一指标选择信号周期,会有不同的结果,且会造成其他指标不理想;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可以直观地确定出最优信号周期,并保证交叉口的4个指标达到整体最优。
基于站点吸引的公交客流 OD 分布概率模型
张萌萌, 郭亚娟, 马玉娇
2014, (3): 57-61.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12
摘要(425) PDF(15)
摘要:
在分析公交出行距离和下车站点的用地性质等因素对公交乘客下车概率影响的基础上,全面考虑站点对周边区域换乘的辐射影响,引入了1个新的影响因子---下车站点换乘能力,该因子利用以站点为中心,300 m到500 m为半径,可利用换乘的公交线路条数来表示;综合考虑上述3个影响因子,构建了基于站点吸引的公交客流O D分布概率模型。基于济南市公交IC卡数据,采用C++语言编程实现该模型,得出了公交客流出行的空间分布规律,并采用核查线法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OD反推误差可以控制在10%之内,反推精度较高,较好的贴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交警非现场执法效果分析
王石, 金斌, 石京
2014, (3): 62-68,77.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13
摘要:
通过分析非现场执法的执行效果,为交管部门改善执法形式提供依据。对国内729位驾驶员接受非现场执法后的态度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基于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与对比分析,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影响执法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现场执法整体效果欠佳,告知程序与处罚程序中均存在不足之处,驾驶员接受处罚后的态度受到告知时间与违法种类的显著影响,且非现场执法的总体效果劣于交警现场执法。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执法准确性与严厉性对执法效果具有正向效应,执法公正性对执法效果产生复杂的间接效应,而缴款便利性对执法效果具有负向效应。
十字交叉口的单口放行与对称放行相位设计方法对比研究
林晓辉
2014, (3): 69-7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14
摘要:
十字交叉口是城市道路中最典型的交叉口类型,其相位设计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交叉口的服务水平高低。以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大道-连升路十字交叉口为例,比较单口放行方式和对称放行方式2种相位设计方法的特性,并通过Vissim交通仿真建模,分析对比在高峰、平峰、低峰等3种交通需求下2种相位设计方法的平均延误时间、排队长度、停车次数等交通信号控制性能指标优劣。仿真结果表明,对十字交叉口而言,交通流量不均衡时宜采用单口放行相位设计方法,交通流量均衡时宜采用对称放行相位设计方法。
城市连绵区高速公路交通量建模预测研究
刘恒, 丘建栋, 方杰, 罗建科
2014, (3): 73-77.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15
摘要:
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对其规划设计、投资建设、控制管理都具有重大意义,是高速公路管理决策定量化依据。针对城市连绵区高速公路不同于传统高速公路对外通道的功能与特征,采用城市交通建模的思想预测高速公路交通量,实现精细化、大区域的交通建模,提出了实时滑动、动态校核的预测方法,通过基于联网收费数据动态校核、多指标控制、多年份验证,显著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采用该方法实现了对深圳市高速公路的建模预测、交通量预测。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编制与实施策略研究
巩建国, 戴帅, 刘金广, 朱建安, 曲栩
2014, (3): 78-82.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16
摘要:
为提高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以下简称“安全管理规划”)的编制水平和实施效果,文中总结了安全管理规划编制实施实践中的编制过程缺乏规范、内容不一、方案难以落实等问题,关联分析了安全管理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的衔接关系,结果发现编制实施效果不佳原因在于自身缺乏编制技术规范、组织协调、实施保障,在目标理念、政策措施及编制技术方法上已经突破了传统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规划范畴。围绕安全管理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规划衔接,提出了编制体系、理念、内容、方法技术、实施机制5个方面对策;针对安全管理规划技术、组织等问题,提出了规划落实的完善编制实施技术体系、组织体系、人才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等具体建议措施。
基于 OD 反推的交通需求分析方法研究
纪魁, 曹国华
2014, (3): 83-86,93.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17
摘要(331) PDF(10)
摘要:
对于影响范围较大、道路系统较为复杂的项目的交通需求分析问题,结合T ransCAD软件平台,提出了基于OD反推的交通需求分析方法。以背景交通量作为路段流量,OD反推得到虚拟分区的客流发生、吸引量,继而进行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相对于传统"手工"分配,在背景交通量基础上叠加流量的方法,文章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高估干道,低估次要道路拥堵程度的情况,可以细化到支路层面进行分析。
道路交通
道路交通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综述
杨金顺, 孙洪运, 李林波, 吴兵
2014, (3): 87-93.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18
摘要:
恢复力研究已成为灾害风险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在道路交通领域的研究较少。为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对道路交通的影响,促进我国交通恢复力的研究,对国内外恢复力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首先对恢复力及交通领域恢复力的概念进行了梳理,重点对交通恢复力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总结提出了交通恢复力的定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分讨论。同时对恢复力的量化评价体系与方法,以及相关指标计算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梳理了交通恢复力基本特性,最后提出在概念统一、量化标准、多学科交叉研究及实际应用等方面作为未来交通恢复力的研究重点。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体系
段宗涛, 郑西彬, 李莹, 李翔, 康军, 闫逸群
2014, (3): 94-98,10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19
摘要:
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是影响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和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以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系统建设为目标,根据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确定了2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邀请10位专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了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计算并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建模方法,构建了高速公路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的计算模型,确定了综合隶属度和综合评分的计算方法。以我国某段高速公路为例,对其应急救援能力进行了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证实了文中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值的有效性。这一指标体系及其权值客观反映了该高速公路的实际救援能力水平,为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操作性强。
应急车辆延误情况调查及应对措施研究
董路熙, 王志建, 马超峰
2014, (3): 99-10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20
摘要:
因交通拥堵而造成的应急车辆救援延误导致悲剧事件频发。为了解应急车辆救援延误的情况并研究应对措施,以普通机动车驾驶者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针对驾驶者对应急车辆的认识和对应急车道的占用情况,驾驶者在驾驶过程中对应急车辆是否避让,以及避让方法进行调查。然后利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筛选出对驾驶者驾驶行为影响权重较大的特征变量,并基于Logistic模型建立了驾驶者特征与占用应急车道和避让应急车辆行为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解决方案进行仿真。结果显示:对有一定驾驶年龄并有本科以上学历的青壮年的驾驶行为对应急车辆延误有较大影响,且正确的避让方法能明显地减少应急车辆的行程时间。
基于层次聚类分析的城乡公交线路诊断倡--以安宁市为例
谷金晶, 张瑾, 邹毅, 刘永超
2014, (3): 105-109.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21
摘要:
合理设置城乡公交为城乡居民出行提供优质的公交服务,是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城乡居民出行特征和城乡公交服务特性,从公交乘客及公交企业2个角度,构建表征城乡公交线路物理、运营和公交客流特性的诊断指标体系。以安宁市15条城乡公交线路为例,对选取样本的8类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经定量分析各成分贡献率后,确定出3个主成分(贡献率累计为92%)。将主成分作为城乡公交线路层次聚类分析的变量,作出线路的聚类关系图,构建判别函数定量诊断四类线路。结合实际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及诊断方法的有效性。提供了1种较准确高效的城乡公交线路诊断方法,并为城乡公交线路的优化与运营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水路交通
基于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
李铃铃, 仇蕾
2014, (3): 110-113,11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22
摘要:
水上交通事故预测是水上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掌握水上交通事故未来的发展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运用灰色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对水上交通事故量进行预测,运用灰色模型对水上交通事故进行模拟,将结果和原始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出残差。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残差进行修正,得到最终预测的结果。仿真得到的2012年和2013年的水上交通事故预测量分别是270和281。实践表明,水上交通事故量呈下降趋势,但有部分年份仍有回升趋势。
基于 AIS的内河船舶油水分离器远程监管系统实现
陈真义, 柳晨光, 石磊, 何伟, 初秀民
2014, (3): 114-118.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23
摘要:
为解决我国内河船舶含油污水违规排放问题,在分析我国内河船舶非法排放油污水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1套基于AIS的内河船舶油水分离器远程监管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ARMCortex-M 3内核32位单片机来实现对船舶油水分离器运行状态信息的采集,并对采集的运行状态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和显示。系统将采集到的运行状态信息通过A IS广播消息实时地向海事部门广播的同时,还通过单片机SDIO接口保存到 SD卡内。在远程监控端,利用 VS2010平台开发的程序实现了对A IS广播信息的解码显示和船舶排放违规的识别,同时实现了对船舶端的远程监管。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并记录船舶含油污水排放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海事部门监管监测能力,改善我国内河船舶含油污水排放现状。
航空交通
基于三角模糊数的锂电池航空运输火灾事故树分析
杜珺, 王瑞红
2014, (3): 119-122,127.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24
摘要:
通过分析FAA收录的自1991年3月21日~2013年7月23日的锂电池航空运输事故,重点分析起火冒烟事故,编制了锂电池航空运输火灾事故树。通过事故树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三角模糊数的原理,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事故树进行定量分析,解决了事故树分析方法不能确定事件精确发生概率的问题,求得了事故树各基本事件及顶事件的概率。根据风险分析结果,提出了控制锂电池航空运输火灾事故的一些措施。
技术及应用
1种基于平行直线对模型的车道检测方法
沈文超, 徐建闽, 王艳丽, 游峰
2014, (3): 123-127.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25
摘要:
针对智能车辆安全辅助驾驶系统中利用单目视觉进行车道识别的问题,提出了1种基于平行直线对模型的车道检测方法。该方法根据高速公路图像特征构建平行直线对模型,在此基础上先利用 Hough变换提取直线,再由改进的级联 Hough变换检测出平行直线对的消失点,最后通过消失点和先验信息来提取当前车道线。使用M atlab对高速公路上不同路段、不同光照情况、不同车辆干扰下共150幅道路图像进行实验,检测精度达88.6%,平均检测时间为0.24 s。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在高速公路行驶环境下能较准确地检测出当前车道线,具有很好的光照适应性、抗车辆干扰性和一定的实时性。
基于视频的单车道车辆逆行检测方法
许宏科, 秦严严
2014, (3): 128-131,139.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26
摘要:
针对城市单车道车辆逆行违章检测问题,研究了基于视频的单车道车辆逆行违章自动检测方法。使用背景差分法进行车辆检测;用 Harris角点特征补充Mean-shift算法的颜色特征,提高车辆跟踪精度,以此得出被跟踪车辆的运动轨迹;通过计算机对运动轨迹进行分析,自动地判断其是否为逆行。从逆行检测正确率和计算量两方面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车辆逆行检测效果良好。车辆平均逆行识别率达到约87.55%,与对比方法基本相当;在计算时间方面,文中方法平均每帧计算时间比对比方法少约1956ms,更具快速性。
变化光照条件下的交通标志快速鲁棒检测
房圣超, 辛乐, 陈阳舟
2014, (3): 132-139.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27
摘要:
变化光照条件下交通标志检测算法的准确率往往会显著降低。针对此问题,提出了1种新颖的概率图建立方法,并结合最大稳定极值区域特征进行交通标志检测。该方法包括3个处理步骤:①根据不同光照条件对真实场景交通标志样本图像进行明确分类以构建多类颜色直方图,将交通标志输入图像由原始色彩表达转变为概率图(直方图反投影);②通过在概率图上进行 MSER特征提取,获取候选的交通标志区域;③根据候选区域的面积、宽高比等特征快速有效去除非交通标志区域。实验结果表明在弱光照和强光照条件下基于归一化RGB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检测准确率分别下降到84.4%和83.0%,基于红蓝图的交通标志检测算法检测准确率分别下降到87.4%和86.3%,提出的算法在变化光照条件下依然可以保持90%以上的检测准确率,对光照变化有较好的鲁棒性。
基于巨磁电阻的车位检测技术研究
马荣贵, 侯斌
2014, (3): 140-144. doi: 10.3963/j.issn.1674-4861.2014.03.028
摘要:
在户外进行停车场车位检测容易受到不同外界因素的干扰,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车位信息错误,给停车场的管理和停车用户带来诸多不便。针对这类户外停车场车位检测的实际要求以及对相关车位检测技术的研究,提出以基于巨磁电阻的车位检测技术作为核心检测技术,即汽车在停放或离开车位时使得地磁场与巨磁电阻之间磁场关系发生的变化来判断车位上车辆的变化,并且配套的设计了基于巨磁电阻检测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分别用于停车位的车位检测和车位的显示,同时通过对巨磁电阻灵敏度的调节来更加灵活和准确地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车位检测技术该车位检测技术拥有更高精度和更强稳定性。
信 息 动 态
征稿启事
2014, (3): 145-145.
摘要:
科技兴港论坛2014大会在山东日照召开
2014, (3): 146-146.
摘要: